新闻分析/美设限价交易 仍被钻了空子?许临
2023-12-15 本站作者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任何一个市场只要出现新的赚钱模式就会有不同的漏洞出现,然后监管机构便需要加强规管,甚至推出新的法规应对市场变化。即使美股市场已有PFOF的监管,但仍有漏洞。当市场希望港股吸引更多高频交易公司进场的时候,也应该想一想,除了港交所没有PFOF的规定外,相关的监管也是欠缺。
香港货币及金融研究中心于2021年6月进行有关高频交易的调查,三成受访者认为高频交易会对港股市场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。
PFOF简单来说就是券商将客户的订单发送给交易所或造市商,而交易所或造市商会向券商支付“回佣”,所以罗宾汉、Charles Schwab等美国券商可以提供零佣金交易。从罗宾汉的业绩可见,逾八成的收入来自PFOF,单季的PFOF收入达数亿美元。
但PFOF在美国是受监管的,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有一项规则,要求券商必须在全国最佳买卖价(NBBO)的范围内执行订单交易。NBBO是一个即时更新、综合所有正式交易所的订单而提供“卖出”和“买入”报价基准的系统,所有订单必须等于或优于此报价成交。例如,若B股票在NBBO中显示最佳的买入价是10.02元至10.05元,在10.02元是最低买入的价,即使你要买入大量股份,可能在最高10.05元已能成交。但若然成交价高达11元,那就可能是券商为了赚取PFOF的利益而让客户蒙受损失。
但这个监管也有漏洞,就是券商可先发出一些“虚假订单”到某交易所促成交易,从而改变NBBO的价格范围。SEC就这个问题在去年已表示会重新审视,但至今仍未见完全杜绝问题症结。由此可见,高频交易若在港股市场盛行,所衍生的问题将会更多。

猜你喜欢

机遇无穷/亚洲亟需碳融资 港抢攻绿色金融


iPhone14传输数据后黑屏什么情况


电热毯有胶皮味怎么回事


美团多赚六成超预期 ADR反泻8%


财经分析/监管层加大对内房信贷支持李灵修


高频交易3 监管漏洞/幌骗订单规管难 高频交易“股市高危”


经纪爱股/领展收益能力强 前景看俏邓声兴


德勤料明年港IPO达千亿 按年倍增


投资人语/光大:加息近尾声 恒指明年看21000


新区受捧/启德区租赁旺 有望连续11月破百宗
